【华美讲堂】骨髓淋巴细胞聚集:诊断中的陷阱

骨髓淋巴细胞聚集(Lymphoid aggregates,LAs)在骨髓活检标本中相对常见,引起LAs的病因包括反应性和肿瘤性两大类。良性/反应性LAs的病因多样,包括感染、自身免疫性疾病、药物治疗等,甚至可能为特发性,恶性LAs则为不同类型淋巴瘤的骨髓侵犯。LAs的检测方法包括形态学、免疫组织化学(IHC)、流式细胞学(FC)和分子生物学等,正确运用上述方法并合理分析检测结果对于诊断非常重要。

一、概述
淋巴细胞是造血细胞的一种,骨髓中的淋巴细胞占比与年龄相关,成年人骨髓中的淋巴细胞通常占有核细胞<20%,以T细胞为主,T细胞与B细胞的比例约为4-5:1。儿童,尤其是新生儿和婴幼儿,淋巴细胞占比可高达30%-60%,其中多数为B祖细胞(Hematogones)。通常情况下,骨髓中的淋巴细胞为间质型分布。某些情况下,可形成淋巴细胞聚集(LAs)。骨髓活检中良性LAs发生率从1%-2%到13%不等,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,70岁以上的患者中的发生率可高达35%-45%。此外,女性LAs的总体发生率高于男性。
光镜下,骨髓活检中良性/反应性LAs有三种主要模式:(a)普通结节,(b)次级淋巴滤泡和(c)结节性淋巴细胞增生。普通结节由小的成熟淋巴细胞和少量成纤维网状细胞,有时为浆细胞、嗜酸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混合而成。少数情况下,LAs内含有生发中心,形成次级淋巴滤泡。结节性淋巴细胞增生具有量化标准,指在低倍(10倍物镜)视野中见到≥4个LAs,或任何LA最大径>600μm。
 
二、反应性LAs
反应性LAs由不同比例的B细胞和T细胞混合而成,通常T细胞占优势。Naemi等人利用CD20和CD3免疫组化染色标记B细胞和T细胞的相对数量和分布,提出了5种LAs模式(图1)。T细胞模式包括“模式1”,T细胞增生为主;“模式2”,T细胞和B细胞随机混合;“模式3”,富于T细胞的核心,周围环绕着数量较少的B细胞。B细胞模式包括“模式4”,富于B细胞的核心,周围环绕T细胞;“模式5”,B细胞增生为主。反应性LAs多为T细胞模式(74%),少数为B细胞模式(26%)。因此,对于B细胞模式应进一步评估并与临床病史相结合,以排查淋巴瘤。T细胞模式不能排除淋巴瘤,应对其形态特征和临床病史进行评估。
 
图1 LAs的5种模式[引自Hum Pathol,2013 ,44(4):512-20]。
 
目前,尚无研究阐明非肿瘤性LAs的发病机制,LAs的发生与某些情形或系统性疾病有关(表1)。
 
表1 骨髓中出现LAs的情形或疾病
 
反应性LAs常见于骨髓增殖性肿瘤,特别是原发性骨髓纤维化和真性红细胞增多症,发生率多达20%。系统性肥大细胞增多症中也比较常见。约10%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(MDS)出现LAs(发生率2.5%-25%不等 )。浆细胞肿瘤,如POEMS综合征(多发性神经病、器官肿大、内分泌疾病、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和皮肤改变) 和TEMPI综合征(毛细血管扩张、促红细胞生成素升高和红细胞增多症、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、肾周积液和肺内分流)中也可见骨髓LAs。特发性高嗜酸粒细胞综合征的骨髓可出现数个T细胞为主的LAs。
高达18%的多中心Castleman病的骨髓活检标本中出现反应性LAs。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骨髓LAs较为常见,尤其是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类风湿关节炎,分别为40%和42%。自身免疫性淋巴增殖综合征(ALPS)中常见伴有CD4/CD8双阴性T细胞群的富含T细胞的LAs。LAs在吸烟者中也可见到,吸烟诱导的某些趋化因子(CXCL-13和CCL-21)表达增加可能有助于LA的形成。
某些药物与LAs相关,利妥昔单抗(抗CD20单抗)治疗后骨髓中可出现完全由T细胞组成的LAs,并可能在形态学上被误认为残余淋巴瘤。CD19靶向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(CAR-T)治疗后骨髓中可出现富于T细胞的LAs,CD8阳性T细胞增多。
除了LAs的几种模式外,最近还发现了与骨髓淋巴细胞增多相关的几种病变(表2),包括持续性多克隆B淋巴细胞增多症(PPBL)(淋巴细胞呈间质型,尤其是窦内分布,LAs形成不常见)、多态反应性淋巴样增生(淋巴细胞呈间质型分布或LAs形成)、系统性多克隆B免疫母细胞增殖(淋巴细胞弥漫型和局灶性分布)。
 
 表2 骨髓淋巴细胞增生的其它几种病变及主要特点
良性LAs与免疫/自身免疫、炎症、感染(HIV、丙型肝炎病毒和乙型肝炎病毒、分枝杆菌感染、多种真菌或细菌感染和巨细胞病毒感染)、某些疗法和再生障碍性贫血有关。通常缺乏提示特定疾病的形态学特征。因此,密切联系临床至关重要。某些情况下,良性/反应性LAs可表现出非典型形态特征,包括体积增大,界限不清,细胞不规则等等,可能误认为是肿瘤性。
 
三、肿瘤性LAs
在排除反应性LAs后,应考虑淋巴增殖性疾病(LPD)累及骨髓的可能。肿瘤性淋巴细胞浸润骨髓的发生取决于淋巴瘤的亚型(表3)。淋巴细胞的分布和形态可为淋巴瘤的正确分型提供参考依据。淋巴瘤骨髓浸润的主要模式为局灶结节性、小梁旁、间质性和弥漫性,前两种(局灶结节性和小梁旁)的特征是淋巴细胞密集聚集,类似反应性LAs。这两种模式常见于以下淋巴瘤:滤泡性淋巴瘤、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/小淋巴细胞淋巴瘤、边缘区淋巴瘤、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、外周T细胞淋巴瘤-非特指型、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、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和霍奇金淋巴瘤等。
 
表3 常见亚型淋巴瘤的骨髓侵犯发生率 
 
反应性LAs和肿瘤性LAs的鉴别需要将形态学和免疫组化与流式细胞学(FC)和基因重排检查结果相结合,并与临床表现和病史相关联。
 
四、良性/反应性LAs与肿瘤性LAs的鉴别
形态学上,良性LAs通常随机分布于小梁间。尽管良性LAs可靠近小梁,但小梁旁“紧密”成灶并沿骨小梁分布通常提示为淋巴瘤(见于大多数滤泡性淋巴瘤)。反应性LAs较小(<600μm),其特征是边界明显,无淋巴细胞“溢出”。恶性LAs为多个,体积更大,有浸润边缘,可包围正常骨髓成分,如巨核细胞(表4)。需要指出,LAs的大小、数量、分布、形态、表型、克隆性等参考指标应综合评价,并与临床病史密切结合。
 
表4 良性和肿瘤性淋巴细胞聚集的区分标准
免疫组化的价值
正常人骨髓中淋巴细胞以T细胞为主,T细胞和B细胞比例约为4-5:1。多数情况下,以T细胞为主的LAs提示为良性/反应性,以B细胞为主的LAs提示为肿瘤性。尽管如此,免疫组化结果必须与细胞形态和临床病史相结合。无论T细胞模式,还是B细胞模式,均不能依据T或B细胞抗原的单一性表达来确定LAs的性质。在区分良恶性方面, BCL2除了对于次级滤泡样结构的LAs有帮助(生发中心B细胞表达Bcl2提示为肿瘤性)外,其它情况无鉴别意义(无论是T细胞还是由小B细胞或非生发中心B细胞组成的LAs,都可表达Bcl2)。目前也缺乏其它免疫组化指标用于鉴别诊断。
 
流式细胞学的价值
流式细胞学(FC)对于异常淋巴细胞的评估主要依据抗原表达异常和克隆性分析。B细胞限制性表达kappa或lambda轻链(kappa:lambda>3:1或<0.3:1)或>25%的B细胞不表达sIg,被认为是B细胞克隆性扩增的证据。T细胞异常通常以T细胞标记物的异常表达为特征,膜表面CD3表达下调,CD7或CD5缺失以及CD4:CD8比值失衡或异常双阳性(CD4+/CD8+)或双阴性(CD4-/ CD8-)细胞群。T细胞的克隆性可通过TCR-Vβ亚群和T细胞受体β链恒定区1 (TRBC1)检测,二者检测的主要局限性是无法标记γδ T细胞,因为它们不表达β链。
FC检测具有高敏感性特点,也存在一些缺陷,包括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。非特异性染色可能会导致假阳性单克隆B细胞,这种现象的发生是由于抗体与许多非B细胞类型表达的FC受体结合,或死细胞或碎片对抗体的非特异性吸收。基于抗体的新型治疗药物的使用也给FC检测带来了潜在的影响。例如,使用阿仑单抗(alemtuzumab,一种针对CD52的重组人源IgG1-kappa抗体)可能会导致kappa轻链失调,出现假阳性kappa轻链限制性表达。假阴性结果通常是由于客观因素(即小梁旁密集的浸润灶,骨髓穿刺抽吸难以获得,骨髓纤维化等)或主观因素(血液稀释)导致的骨髓采样不充分引起的。
 
分子生物学的价值
免疫球蛋白(Ig)和T细胞受体(TCR)基因重排是确认克隆性的重要方法,对其检测结果应辩证分析,密切结合形态、表型及临床病史等方可确定。克隆性不代表淋巴瘤,感染、自身免疫性疾病、与淋巴瘤无关疾病、甚至正常人中也可出现。Ig基因重排阳性除见于B细胞淋巴瘤外,还可见于单克隆B淋巴细胞增生症(MBL)、边缘区表型的克隆性B淋巴细胞增生症(CBL-MZ)以及骨髓小的克隆性B细胞群(MBP)。TCR基因重排阳性除了T细胞淋巴瘤外,还可能为意义未定的T细胞克隆(T-cell clones of uncertain significance,T-CUS)。
 
由于所使用的引物(检测大部分但不是所有可能的重排)、DNA数量或质量不足或采样偏差,可能会出现阴性结果。对于以B细胞为主的骨髓LAs而言,肿瘤性LAs的IgH/IgK基因重排阳性率为60%,良性LAs基因重排阳性率为15%,多见于自身免疫性疾病。克隆B细胞扩增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意义尚不清楚,对克隆性的解释需要谨慎,因为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罹患淋巴瘤的风险增加。
 
五、总结
骨髓标本中LAs并不少见,LAs的解读可能具有挑战性,难点在于如何区分反应性与肿瘤性LAs。应酌情进行综合判断,包括全面的形态学检查、免疫组织化学评估、流式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测,以及详细的临床病史。辅助检查的决定应以形态学为导向,报告的解读也必须在临床和形态学的基础上进行。形态学上,体积小(<600μm)、边界清晰、非小梁旁位置以及T细胞多而B细胞少可支持良性LAs的诊断,但应注意多种例外情况。
对于骨髓LAs,应充分了解良性/反应性和肿瘤性的原因,并对各种检测方法的特点及优劣势有充分认识,以避免诊断中的误区。
 
作者:刘恩彬
 
参考文献:
1.Maccio U, Rets AV.Lymphoid aggregates in bone marrow: a diagnostic pitfall .J Clin Pathol,2022,75(12):807-814.
2.Naemi K, Brynes RK, Reisian N, et al. Benign lymphoid aggregates in the bone marrow: distribution patterns of B and T lymphocytes. Hum Pathol 2013;44(4):512–20.
3.Foucar K,Reichard K,Czuchlewski D.Bone marrow pathology, 3rd ed. Chicago: ASCP Press, 2010.
 
互动答题
 
1.以下哪一项表现多提示LAs为良性()
A.最大径> 600μm
B.边界明显,非小梁旁分布 
C. B细胞为主  
D.浸润边缘,细胞外溢
 
2. 以下哪一项表现多提示LAs为恶性()
A.最大径< 600μm  
B.T细胞为主  
C.B细胞为主 
D.边界明显,非小梁旁
 
3.流式细胞学检测骨髓淋巴细胞表型时,出现假阴性(未检测到异常淋巴细胞)结果的主观因素为()
A.小梁旁密集的浸润灶
B.细胞碎片对抗体的非特异性吸收
C.骨髓纤维化 
D血液稀释导致采样不充分
 
4.T-PLL患者使用阿仑单抗(alemtuzumab)治疗后,出现骨髓LAs,其特点为()
A.B祖细胞增生 
B.免疫母细胞增生 
C.富于T细胞,CD8阳性T细胞增多 
D.kappa轻链的假阳性表达
 
 
 
 
 
上期答案回顾
 
上期题目:成熟T细胞白血病的诊断
 
1.  T-PLL中特征性的基因异常为(D)
A.STAT3 
B.ATM 
C.MYC 
D.TCL1
 
2.  关于T-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(T-LGLL)的说法,正确的是(A)
A.通常外周血涂片较骨髓涂片更容易识别肿瘤细胞
B.CD4+ T-LGLL为侵袭性疾病 
C.诊断T-LGLL时,只要能够证实大颗粒淋巴细胞为克隆性即可 
D.形态学容易区分反应性和肿瘤性大颗粒淋巴细胞
 
3.以下哪一种免疫表型对于成人T细胞白血病/淋巴瘤的诊断有提示意义(B)
A.CD3+CD4+CD8+CD52+ 
B.CD3+CD7-CD4+CD25+ 
C.CD3+CD4-CD8+CD57+
D.CD3+CD4+CD7-CD26-
 
4.Sézary综合征外周血受累的证据为(C)
A.查见“花细胞”
B.查见幼淋样细胞 
C.Sézary细胞 ≥1.0×109/L
D.T细胞亚群检测示CD4:CD8≤10
 
免疫组化的价值
 
正常人骨髓中淋巴细胞以T细胞为主,T细胞和B细胞比例约为4-5:1。多数情况下,以T细胞为主的LAs提示为良性/反应性,以B细胞为主的LAs提示为肿瘤性。尽管如此,免疫组化结果必须与细胞形态和临床病史相结合。无论T细胞模式,还是B细胞模式,均不能依据T或B细胞抗原的单一性表达来确定LAs的性质。在区分良恶性方面, BCL2除了对于次级滤泡样结构的LAs有帮助(生发中心B细胞表达Bcl2提示为肿瘤性)外,其它情况无鉴别意义(无论是T细胞还是由小B细胞或非生发中心B细胞组成的LAs,都可表达Bcl2)。目前也缺乏其它免疫组化指标用于鉴别诊断。
 
流式细胞学的价值
 
流式细胞学(FC)对于异常淋巴细胞的评估主要依据抗原表达异常和克隆性分析。B细胞限制性表达kappa或lambda轻链(kappa:lambda>3:1或<0.3:1)或>25%的B细胞不表达sIg,被认为是B细胞克隆性扩增的证据。T细胞异常通常以T细胞标记物的异常表达为特征,膜表面CD3表达下调,CD7或CD5缺失以及CD4:CD8比值失衡或异常双阳性(CD4+/CD8+)或双阴性(CD4-/ CD8-)细胞群。T细胞的克隆性可通过TCR-Vβ亚群和T细胞受体β链恒定区1 (TRBC1)检测,二者检测的主要局限性是无法标记γδ T细胞,因为它们不表达β链。
 
FC检测具有高敏感性特点,也存在一些缺陷,包括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。非特异性染色可能会导致假阳性单克隆B细胞,这种现象的发生是由于抗体与许多非B细胞类型表达的FC受体结合,或死细胞或碎片对抗体的非特异性吸收。基于抗体的新型治疗药物的使用也给FC检测带来了潜在的影响。例如,使用阿仑单抗(alemtuzumab,一种针对CD52的重组人源IgG1-kappa抗体)可能会导致kappa轻链失调,出现假阳性kappa轻链限制性表达。假阴性结果通常是由于客观因素(即小梁旁密集的浸润灶,骨髓穿刺抽吸难以获得,骨髓纤维化等)或主观因素(血液稀释)导致的骨髓采样不充分引起的。
 
分子生物学的价值
 
免疫球蛋白(Ig)和T细胞受体(TCR)基因重排是确认克隆性的重要方法,对其检测结果应辩证分析,密切结合形态、表型及临床病史等方可确定。克隆性不代表淋巴瘤,感染、自身免疫性疾病、与淋巴瘤无关疾病、甚至正常人中也可出现。Ig基因重排阳性除见于B细胞淋巴瘤外,还可见于单克隆B淋巴细胞增生症(MBL)、边缘区表型的克隆性B淋巴细胞增生症(CBL-MZ)以及骨髓小的克隆性B细胞群(MBP)。TCR基因重排阳性除了T细胞淋巴瘤外,还可能为意义未定的T细胞克隆(T-cell clones of uncertain significance,T-CUS)。
 
由于所使用的引物(检测大部分但不是所有可能的重排)、DNA数量或质量不足或采样偏差,可能会出现阴性结果。对于以B细胞为主的骨髓LAs而言,肿瘤性LAs的IgH/IgK基因重排阳性率为60%,良性LAs基因重排阳性率为15%,多见于自身免疫性疾病。克隆B细胞扩增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意义尚不清楚,对克隆性的解释需要谨慎,因为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罹患淋巴瘤的风险增加。
五、总结
 
骨髓标本中LAs并不少见,LAs的解读可能具有挑战性,难点在于如何区分反应性与肿瘤性LAs。应酌情进行综合判断,包括全面的形态学检查、免疫组织化学评估、流式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测,以及详细的临床病史。辅助检查的决定应以形态学为导向,报告的解读也必须在临床和形态学的基础上进行。形态学上,体积小(<600μm)、边界清晰、非小梁旁位置以及T细胞多而B细胞少可支持良性LAs的诊断,但应注意多种例外情况。
 
对于骨髓LAs,应充分了解良性/反应性和肿瘤性的原因,并对各种检测方法的特点及优劣势有充分认识,以避免诊断中的误区。
作者:刘恩彬
参考文献:
 
1.Maccio U, Rets AV.Lymphoid aggregates in bone marrow: a diagnostic pitfall .J Clin Pathol,2022,75(12):807-814.
 
2.Naemi K, Brynes RK, Reisian N, et al. Benign lymphoid aggregates in the bone marrow: distribution patterns of B and T lymphocytes. Hum Pathol 2013;44(4):512–20.
 
3.Foucar K,Reichard K,Czuchlewski D.Bone marrow pathology, 3rd ed. Chicago: ASCP Press, 2010.
互动答题
 
1.以下哪一项表现多提示LAs为良性()
 
A.最大径> 600μm
 
B.边界明显,非小梁旁分布 
 
C. B细胞为主  
 
D.浸润边缘,细胞外溢
 
2. 以下哪一项表现多提示LAs为恶性()
 
A.最大径< 600μm  
 
B.T细胞为主  
 
C.B细胞为主 
 
D.边界明显,非小梁旁
 
3.流式细胞学检测骨髓淋巴细胞表型时,出现假阴性(未检测到异常淋巴细胞)结果的主观因素为()
 
A.小梁旁密集的浸润灶
 
B.细胞碎片对抗体的非特异性吸收
 
C.骨髓纤维化 
 
D血液稀释导致采样不充分
 
4.T-PLL患者使用阿仑单抗(alemtuzumab)治疗后,出现骨髓LAs,其特点为()
 
A.B祖细胞增生 
 
B.免疫母细胞增生 
 
C.富于T细胞,CD8阳性T细胞增多 
 
D.kappa轻链的假阳性表达
 
 
 
 
 
上期答案回顾
 
上期题目:成熟T细胞白血病的诊断
 
1.  T-PLL中特征性的基因异常为(D)
 
A.STAT3 
 
B.ATM 
 
C.MYC 
 
D.TCL1
 
2.  关于T-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(T-LGLL)的说法,正确的是(A)
 
A.通常外周血涂片较骨髓涂片更容易识别肿瘤细胞
 
B.CD4+ T-LGLL为侵袭性疾病 
 
C.诊断T-LGLL时,只要能够证实大颗粒淋巴细胞为克隆性即可 
 
D.形态学容易区分反应性和肿瘤性大颗粒淋巴细胞
 
3.以下哪一种免疫表型对于成人T细胞白血病/淋巴瘤的诊断有提示意义(B)
 
A.CD3+CD4+CD8+CD52+ 
 
B.CD3+CD7-CD4+CD25+ 
 
C.CD3+CD4-CD8+CD57+ D.CD3+CD4+CD7-CD26-
 
4.Sézary综合征外周血受累的证据为(C)
 
A.查见“花细胞”
 
B.查见幼淋样细胞 
 
C.Sézary细胞 ≥1.0×109/L
 
D.T细胞亚群检测示CD4:CD8≤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