伴嗜酸粒细胞增多和酪氨酸激酶基因融合的 髓系/淋系肿瘤(MLN-TK)
髓系或淋系肿瘤伴嗜酸粒细胞增多和PDGFRA、PDGFRB、FGFR1基因重排是2008年《WHO造血与淋巴组织肿瘤分类》中首次确认的一组独特的肿瘤性疾病,特点为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增多(罕见病例嗜酸粒细胞不增多)和酪氨酸激酶(TK)相关融合基因形成。在2017年和2022年(第5版)WHO分类以及2022年NCCN指南中对本组疾病进行了完善与更新。
.png)
这些基因的共同点是均具有TK活性,发生重排后这些TK基因位于伴侣基因的内源性启动子下,TK基因的异常激活破坏了细胞生长/增殖和死亡之间的平衡,赋予正常细胞致癌特性,最终诱导了肿瘤的发生。如图1所示为正常生理情况下受体型酪氨酸激酶(RTK)的激活以及致癌性激活机制。
.png)
图1.生理和致癌RTK激活机制。
a.正常生理情况下,RTK在与配体结合后通过形成二聚体而被激活。
b.基因重排导致异常融合蛋白形成。RTK融合蛋白可以是膜结合(图左)或细胞质结合(图右),由基因断点的位置决定。无论哪种情况,均可在无配体的情况下持续激活。
伴不同TK融合基因及嗜酸粒细胞增多的髓系/淋系肿瘤虽有着不同的伴侣基因及临床表现,但均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(TKI)敏感。
.png)
综上,对于髓系或淋系肿瘤伴显著嗜酸粒细胞增多的患者,应常规进行PDGFRA、PDGFRB、FGFR1、JAK2、FLT3、ABL1等TK基因重排检测,以确认是否为MLN-TK,从而采用TKI靶点药物治疗。对于高嗜酸粒细胞增多症(嗜酸粒细胞绝对值>1.5×109/L)的患者,排除了反应性/继发性病因后,应考虑MLN- TK可能,需行TK基因重排检测。CEL和IHE/IHES鉴别时,TK基因重排和髓系肿瘤基因突变筛查可为CEL的诊断提供重要的克隆性证据【伴有TK基因重排(通常为PDGFRA和PDGFRB)的CEL归入MLN-TK,不伴TK基因重排的CEL则归入MPN中】。
见康华美为您提供嗜酸粒细胞增多症的分子检测项目:
① 嗜酸粒细胞克隆性增多检测套餐1、2
② 血液肿瘤基因检测全面版(NGS)
③血液肿瘤融合基因筛查全套检测(NGS)
参考文献:
1. Du, Z. and C.M. Lovly. Mechanisms of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activation in cancer. Mol Cancer,2018. 17(1): p. 58.
2.Khoury, J.D., et al. The 5th edition of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Classification of Haematolymphoid Tumours: Myeloid and Histiocytic/Dendritic Neoplasms. Leukemia, 2022.
3.Gerds Aaron T, G.J.Bose Prithviraj et al. Myeloid/Lymphoid Neoplasms with Eosinophilia and Tyrosine Kinase Fusion Genes, Version 1.2022 — April 14, 2022, NCC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in Oncology. Natl Compr Canc Netw, 2022.
4.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白血病淋巴瘤学组. 嗜酸粒细胞增多症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(2017年版). 中华血液学杂志, 2017. 38(7): 561-565.